探訪青海省首個“中國農業公園”:沙漠“造血”讓荒漠變綠洲
中新網西寧8月14日電題:探訪青海省首個“中國農業公園”:沙漠“造血”讓萬畝荒漠變綠洲
作者馬彩萍孫睿
驅車前往距離青海省格爾木市區近70公里的蘇彌山莊,是青海省首個“中國農業公園”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從遠處眺望,蘇彌山莊猶如鑲嵌在荒漠中的一片綠洲,它構筑起格爾木西郊一道堅固的綠色屏障。
8月正是柴達木枸杞采摘季,蘇彌山莊的有機紅枸杞也開始了頭茬采摘,在這6000畝的枸杞林里,果實飽滿紅潤的枸杞綴滿枝頭,工人們正忙著采摘,現場一派豐收喜人的景象。
圖為枸杞采摘工正在采摘枸杞。 馬彩萍攝
“每年這個季節都會從河南老家帶過來一批人進行枸杞采摘工作。今年我們帶了200多個人,每人每天能采100多斤,每個人都能掙到100多塊錢。他們年紀大了,進廠進不了,然后就帶到這邊來,既為公司解決了采摘難的問題,也讓他們掙到了錢。”勞務經紀人蔡晶玲說,蘇彌山莊今年的紅枸杞收成不錯,預計能夠采摘近百萬斤鮮枸杞。
為了保證頭茬枸杞能夠及時采摘,蘇彌山莊從四川、河南等地雇傭了1500多名采摘工前來采摘枸杞。
架線、修路、打井、平整土地、種植、管護,一步一個腳印,如今,這一棵棵枸杞苗經過管理人員的精心管護,已經形成了集中連片的枸杞經濟林,枸杞一躍成為公司發展收入的支柱產業之一。
蘇彌山莊生產調度室主任趙振勝說:“通過這幾年的發展,蘇彌山莊種植紅枸杞的面積已經達到6000余畝。我們逐步提升產品品質,走高標準、水肥一體化管理模式,打造純有機、無污染枸杞,產品受到國內外顧客的歡迎。”
曾經的沙漠被枸杞經濟林披上綠裝,6000余畝綠意盎然的枸杞林,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“雙豐收”。
“每年4、5、6這三個月,平均不到十天就有一次沙塵暴,作為一家民營企業,我們一直在‘輸血’,目前,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有目共睹。”蘇彌山莊總經理尹需要說。
為了鎖住風沙口,蘇彌山莊打造了70.67公頃防護林,樹種以新疆楊為主,兼種胡楊、沙棗、白刺、檉柳、白榆、竹柳、杏樹、桃樹、蘋果樹等。其中,新疆楊種植17萬多株,其他樹種16萬多株,特色黑紅枸杞林下經濟作物200多萬株,苗木整體成活率達90%以上,防護林生機勃勃,已有蔥郁之勢。此外,蘇彌山莊還有一塊采摘片區,片區共有20個溫室大棚,棚內種植的葡萄、人參果、番茄等果蔬長勢喜人。
圖為山莊工作人員在大棚內工作。 馬彩萍攝
“我們前幾年還試種過有機中草藥、油菜籽、藜麥等一些農副產品,后來發現還是枸杞最適合這片沙漠,所以我們選來選去還是以種枸杞為主。”尹需要說,現在還有2000多畝地,后面按照政府的政策要求以及農產品的市場需求,再選定種植產品。
沙漠“造血”,已然讓這片土地煥發出勃勃生機。
標簽:
- 探訪青海省首個“中國農業公園”:
- 都蘭縣入選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
- 海西州一茬苜蓿喜獲豐收
- “浙里石榴紅·同心享亞運” 2023
- 海西:行政執法與公益訴訟銜接配合
- 西和馬元鎮:“小中蜂”釀出致富“
- 迎駕貢酒:8月14日融資買入606.1萬
- 2023年半導體封裝龍頭股有哪些?半
- 江蘇省2023年7月份電力業務許可情況
- 民生人社丨第二屆全國博士后創業創
- 清水源:連續4日融資凈償還累計638.
- 用身體語言詮釋中醫 第十五屆傳統
- 紅蜻蜓歌詞 你有聽過嗎
- 小米MIX Fold 3折疊旗艦正式亮相
- 青海甘肅部分地區多降雨 江南華南
- 【每日一習話】讓濕地公園成為人民
- 座位不夠,板凳來湊,這樣的超員要
- 金色字體配什么底色(金色字體)
- 全國生態日|山東榮成:碧水藍天白
- 《富春山居》《冰雪尖刀連》接連在
- 清豐縣:擦亮“清安心”服務品牌
- 南樂縣成立鄉村振興青年聯盟
- 找了幾部2020年最好看的片子,陪你
- 暗夜使者加點圖(暗夜使者加點)
- 有友情嗎(有沒有人告訴你 關于友
- V觀財報|被留置月余后,衛寧健康董
- facebook簡介及入門實操 Facebook
- 貿易板塊8月14日漲0.3%,ST滬科領漲
- 瓦薩比是什么意思(wasabi是什么意
- 每體:經紀人曾為登貝萊索要獎金,